海南省企业联合会
HAINAN PROVICE ENTERPRISE CONFEDERATION
海南省企业家协会
HAINAN PROVICE ENTERPRISE DIRECTORS ASSOCIATION
 
首 页 关于我们 领导成员 雇主维权 百强企业 双优评选 管理创新 信用平台 企业家电子报 人才在线
点亮梦想的地方 - 海南省企业联合会、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官网
 
  中国·海南 http://www.hiqyj.com 时间:2024-12-3 11:29:32 来源:海南企业家报  

  点亮梦想的地方  
 
 
  人的一生都有几个关键节点,对我来说,作为“文革”后第一届中考生,能顺利进入山东曹县一中读高中,是我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台阶。从此开始,曹县一中帮我点亮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

  1978年,山东省政府重新明确了曹县一中和菏泽一中、郓城一中作为菏泽地区的三所省级重点中学,并且可以面向全区十个县的中考生统一择优录取。开始的说法还要给中榜者换购粮证,享受“吃国粮”待遇,这等于说考上高中就跳出了农门,在当年这是多大的一个诱惑啊!尽管考上省重点中学可以“吃国粮”这一条政策最后没有落到实处,但对我们这一届中考生的激励作用确实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也许每个人对当年备考过程中的辛苦记忆各不相同,但我印象最深的是走出考场后睡的那一个长觉!这是迄今为止我睡得最香、最美、最甜的一觉。那天走出考场之后的精神放松和随之而来的极度疲乏,让我回到家里不等天黑就躺在院里一棵大榆树下睡着了。等我醒来时,母亲告诉我已是第二天晚上的掌灯时分,我一觉睡了一个对时还多呢!

  接到曹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后,父母高兴的挨个通知了他们各自的朋友和姐妹!奶奶又讲起了当年父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一家人是如何高兴的情景!

  去报到的头天晚上,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合眼,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总觉得那个夜晚好漫长啊!

  开学后我发现,班里有几个同学竟然是高中毕业当了民师或生产队干部又回来重新考的高中!可以想象,当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政策和曹县一中恢复省重点中学后的名望,点亮了多少年轻人梦想成才的希望之火啊!

  高中阶段学习生活是紧张的,被“ 考大学”、“吃国粮”的目标激励起来的同学们就像那赛场上的马儿,开局就是冲刺,个个不甘落后。除了感冒发烧实在顶不住了,没有听说谁请过假缺过课。尽管大多数农村同学到一中上学之前都没有到过县城,但周末假日也很少有人去逛逛大街、看场电影。每天晚自习熄灯钟敲了两遍之后,大部分教室都还亮着灯,一定要等班主任强制关灯那一刻大家才舍得离开。即便是回到宿舍里,有的同学还是不舍得睡觉,躺下后仍在背英语单词或在肚皮上默写数学方程式。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就让我亲眼见识了古人所说的“头悬梁,锥刺股”学习精神!

  一开始,教室熄灯后他就在路灯下面做题,被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后他又藏到公共厕所的灯下背英语单词,再被发现后老师就把他“揪”回宿舍强制他睡觉。可是过了一会儿老师再来检查时,却发现他躲在被窝里拿个手电筒偷偷学习!李老师对他这种近于痴迷而低效的学习状态既心疼又担心,花费了不少的精力纠正他但没能起到效果。而这位同学索性提出退学回家闭门自修去了。当时同学们都为他感到惋惜,后来听到有同学说他也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我这心里才松了口气,觉得应该谢天谢地了!

  高中两年时间里,我们同学大多数周末都舍得不回家,即便家在县城附近农村的同学都是这样,我们几个家在庄寨公社的“西北溜”,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除了寒暑假外,两年中我只回了四次,其中有一次初冬时节我们几个顶着七八级的西北风回家拿棉衣,几乎是推着自行车步行四十多公里走到的家,这是没有从军经历的我顶风步行走的路程最远的一次记录了。

  其实那个时候同学们大部分都还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几个月见不到爹娘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记得高一开学不久的一个星期天,大家都在教室里自习,我的同位、家在单县的姜同学控制不住想家情绪抽泣了一下,瞬间引爆了全班同学的泪腺,四十六个男女同学同时抽泣起来,有的同学甚至哭出了声来,那种场景让我现在想起来还会泪目!

  我们同学见面聊起高中生活时,念念不忘的还是当年那吃不好、吃不饱的窘相。我们上高中那个阶段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有开始实施,吃饱饭仍然是一般农村家庭的头等大事。供养一个正在发育成长关键阶段的高中男生吃好吃饱,就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们班就有一个学习很不错的男同学因为稀饭都不能吃饱不得已转到了离家近点的普通中学,这样每天至少可以回家把地瓜稀饭吃个饱。
 
     
 
作者曾就读的曹县一中
 
     
 
  那时学生每个月的搭伙费是三元,一个班一个大缸,吃饭前炊事员挑着担子把饭送到各班的大缸中,吃饭时各班生活委员再给大家分到每个人的大海碗里。早晚两餐一人一大碗稀饭,中午是一份菜,一般是盐水白菜或盐水萝卜,一周改善一次生活,白菜汤里会有几片猪肉。每当改善生活的时候,我们班的生活委员葛同学就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认认真真地给大家分菜。辛苦两年下来,葛同学获得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现在想想真的是不容易啊!

  即便是一个月三块钱的搭伙费,也还有部分同学不舍得搭伙或只能搭半伙。所谓搭半伙就是只买稀饭菜汤不买干粮,由家里人每周给送一大网兜窝窝头,每顿饭自己再用小网兜装两个扔进专为学生提供加热服务的大笼屉里,吃饭时各自去食堂取出自己的那个网兜,再花两分钱买一勺辣椒酱放在窝窝里,就是一顿美美的午餐了。有的同学还戏称“窝窝头,就辣椒,越吃越长膘”!

  每个同学网兜里的内容都不一样,而网兜却是大同小异,整个过程又都是完全自助,我们都没见到也从没有听说过有拿错网兜的情况!这种现象让从事过企业管理的我思考了多次,心想要是拿给经济学家们研究一下,没准能总结出个什么理论来呢!

  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表现出的师德风范和严管厚爱也是激励我们发奋追梦的重要因素!

  熄灯了,班主任李老师会到宿舍检查是否每一个同学都已归巢;夜深了,他又会过来检查是否还有同学没有入睡;天冷了,他会过来看看有没有同学没盖好被子;起风了,他还会过来检查我们宿舍有没有没关好的窗子。不管头天晚上忙到多晚,第二天一早他又会按时起床陪我们出操。

  后来我曾想,以李老师为代表的那一代老教师们,已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而更像是一个个严格负责、宽厚睿智的青年导师和自家长辈!至今我还能经常想起老师们讲课时展现出来的或严肃、或诙谐、或潇洒的音容笑貌,想起他们在办公室或自己的宿舍里为我们解疑释惑时的名师风范!

  一中校园里两个荷塘中间那一段通往后勤处院子的岸堤小道和荷塘东边的柳荫树下,是我当年在校园里留足最多的地方,也给我留下了一生抹不去的美好记忆。那个时候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著名的散文杰作影响了我一生的审美观念和写作风格。朱自清先生写的是清华园里的夏夜景色,但奇怪的是,我每次诵读它时,脑海中呈现出的却是老先生在曹县一中的荷塘岸边、柳荫道上漫步这样梦幻般的场景!我曾多次想去清华园里探个究竟,难道说曹县一中老校园里的那片荷塘,和朱自清先生笔下清华园里荷塘之间,还有着什么未知的渊源吗?

  如今我们同学离开曹县一中已经四十多年了,大部分人都已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多年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我对家乡及曹县一中的怀念之情也在与日俱增。在母校建校七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即将来临之际,真想回去看一看她的发展成就、同时也为她送去一份真诚的祝福啊!

  母校是为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点燃希望的一方圣坛!母校也是我们所有校友共同无偿拥有的无形资产!母校更是我们这些工作生活在祖国各地的所有校友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七十五岁华诞已是桃李满天下,奔向百年名校的新征程更会是芬芳溢满园!这是一个远在天涯的老学子对母校感恩的心声,也是所有校友对母校的良好祝愿!(2024年9月22日)
 
 
 
 

    ·红色摇篮育新篇[2024-11-16]

    ·文明之源与历史辉煌[2024-11-1]

    ·几家欢乐几家愁[2024-10-16]

    ·月是故乡明[2024-9-30]

 
 
  热点聚焦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