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企业联合会
HAINAN PROVICE ENTERPRISE CONFEDERATION
海南省企业家协会
HAINAN PROVICE ENTERPRISE DIRECTORS ASSOCIATION
 
首 页 关于我们 领导成员 雇主维权 百强企业 双优评选 管理创新 信用平台 企业家电子报 人才在线
以关税为武器,以贸易战为名义,特朗普真正要打的究竟是什么? - 海南省企业联合会、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官网
 
  中国·海南 http://www.hiqyj.com 时间:2025-4-17 14:27:14 来源:海南企业家报  

  以关税为武器,以贸易战为名义,特朗普真正要打的究竟是什么?  
  李仁君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美已经爆发了贸易战,这被认为是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贸易战1.0版。特朗普二进宫以后,果然挑起了中美贸易战2.0版,他这次关税大棒舞得更凶了,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全世界。几经加码以后,特朗普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已经加到了令人恐怖的104%,当然中国也没有退缩,对美国的关税反制也加到了84%。这场以关税为武器的贸易战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后面也许还会继续升级。特朗普到底想要什么呢?

  一、关税是武器,但双方之争实质并不是关税

  我们可以简单梳一下,从一开始特朗普给各国定的各不相同的关税率上就极具猫腻。他是怎么算的呢? 如果看他那个公式的话,是非常可笑的。他不是依据一个国家的关税税率,而是依据顺差率或者逆差率,一个国家对美国的顺差,从美国的角度看就是逆差。这个公式就是用美国对某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除以某国对美国的出口得到的比率。

  比如,2024年中美贸易额为6882.8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中国自美国进口1636.24亿美元,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3610.32亿美元。那么,特朗普计算的中国对美国的关税率:3610.32÷5246.56=0.68813,这个就是特朗普展示的中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率67%的依据,然后他打个对折,对中国征收34%的关税率。

  然而67%根本就不是中国对美国的关税率,而是顺差率,从美方来讲叫逆差率,特朗普只以结果说事,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你对美国有顺差,就要对你征关税。最可笑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自贸港,已经实行零关税了,因为对美国有一些顺差,所以也被征了10%的基准关税。难怪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抱怨,你要真是对等关税的话,就不应该对我征税,因为我是零关税嘛。

  这说明特朗普虽然以关税做武器,但事实上跟关税没太大关系。而且特朗普加关税随意性很大,你若给我打个电话求饶一下,我有可能给你减免一下,或者一夜之间,税率又变了,期限又延后了,各种可能都会出现,让人琢磨不定。

  二、如果说特朗普是为了削减逆差,好像也不对

  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是顺差或逆差,这个除了与关税有点关系之外,主要还是其他方面的关系更大,比如,资源禀赋、需求强度及产业链生态等因素。这些实质性的因素没有改变之前,特朗普纵然是再怎么调关税,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它的顺逆差状况。

  其实美国对中国形成这么多的逆差,除了中国产业链生态的优势之外,美国自身方面的因素也很重要,美国对中国有很多的贸易的管制,美国那些先进的高科技东西是绝对不卖给中国的,美国愿意卖给中国的东西,比如农产品和大飞机,国际市场又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就是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美国自己造成的,特朗普去怪别人也是没用的。

  虽然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对美国有3610.32亿美元的顺差;但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对美国是逆差2268.70亿美元。综合考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后,中美贸易基本上是平衡的。美国往往只强调他们在货物贸易方面的逆差,而不提他们在服务贸易上的顺差。

  从国际收支账户来讲,美国在经常项目上可能是逆差,但在资本项目上,美国是盈余的。美国可以通过调控利率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还通过持有大量的国债,让各国手中的美元回流美国。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2025年,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即大约12万亿美元。这说明大家都不少给美国送钱。

  三、特朗普也想让美国再工业化,但实际上也做不到特朗普再怎么折腾,美国也很难实现再工业化,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产业转移与资本固化。过去美国经历了多轮去工业化,包括产业转移与外包,大量制造业企业将生产环节迁至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资本已深度绑定在金融、互联网等服务业和高科技领域,要逆转这一趋势进行再工业化,需要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难度极大。

  二是成本劣势明显,美国制造业面临人力、土地、环保法规等成本较高的问题。其制造业人力成本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即使通过自动化降低人工依赖,初期投资也远超发展中国家。

  三是供应链重构难度大,中国、东南亚等地已形成成熟的制造业集群,涵盖从原材料到组装的完整链条。例如,美国约80%的稀土依赖进口,半导体制造关键环节集中在台积电、三星等亚洲企业,重建完整供应链面临诸多挑战。

  四是企业惯性阻力,跨国公司的利润依赖全球化分工,强行让制造业回流可能削弱其竞争力,企业更倾向于“近岸外包”而非完全本土化。

  五是人力资源不匹配,美国制造业面临人力资源的结构错位问题,传统蓝领工人减少,年轻人更倾向于服务业。据美国制造业协会统计,到2030年技术工人缺口或达210万。

  六是基础设施老化,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将其基础设施评级为“C-”,电网、港口、铁路等升级需数万亿美元投资,且面临环保审批和政治博弈的拖延。

  七是政策与利益集团因素干扰。美国产业政策存在很大局限性,尽管美国出台了《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提供补贴,但资金分配受游说集团影响,可能导致重复建设或低效投资。环保目标与工业化存在矛盾,碳中和目标要求减少高耗能产业,而钢铁、化工等基础工业回归可能加剧排放压力,需在绿色转型与工业化间寻找平衡。

  八是国际竞争与地缘政治因素的不利。

  面临中国制造的压制力且很难扭转,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且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供应链影响力。美国若强行脱钩,短期内将推高通胀。盟友的摇摆立场也不利于美国产业转型,欧洲、日韩等盟友在供应链上与中国深度绑定,美国难以单方面组建排除中国的产业链联盟。

  既然以上这些都不是特朗普要打的,其实也是他做不到的,那么,特朗普真正要干什么呢?

  四、特朗普真正要打的,原来是这么几样东西

  第一,特朗普要搞钱。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本身就离不开钱,大家都知道,正是马斯克这个世界首富用大把大把的钞票把特朗普推上总统宝座的。特朗普上任以后,发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国的国债已经达到了36万亿美元,2024年美国国债的利息支出1.13万亿美元,而美国财政收入约4.9万亿美元,据此计算,2024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约为23%。据预测,2025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这对特朗普来说,哪里能受得了?所以,他要千方百计地节支开源。

  特朗普上任以后,任命马斯克执掌政府效率部,主要的任务就是给特朗普省钱,为此马斯克还得罪了不少人。光节支还不行,还要开源。全世界征关税的这个事儿,确实能搞到一笔钱。也符合特朗普商人的身份。据有关测算,特朗普这个对等关税项目操作下来,美国财政上可以收获7000亿~8000亿美金。这个钱不多不少,对特朗来说,也可以解解燃眉之急。

  第二,特朗普借衰退逼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大棒已经引起了连锁反应,当人们在质疑特朗普的草台班子时候,有人认为特朗普可能清楚他的关税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甚至是有意而为之。

  特朗普身边有经济顾问团队,他们能够提供关于关税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分析和预测,所以特朗普有渠道了解到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经济衰退的风险。而且历史上有过因关税政策引发经济问题的先例,如1930年胡佛总统签署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让美国陷入更严重的大萧条。作为政治人物,特朗普应该对这些历史有所了解。特朗普已经多次向美联储表示该降息了,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是独立的,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会完全受特朗普关税政策或其政治压力的左右,美联储认为降息时机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可能需要一个衰退,关税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确定,也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混乱,有可能引发全球性的衰退,这样对特朗普来说,有可能逼迫美联储降息。降息一方面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使经济活跃起来;另一方面降息还可以降低美国国债的利息成本。这都是特朗普比较看重的。

  第三,特朗普要打击中国的产业链生态。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本身就是美国重点提防的对象。美国很早就用瓦森纳协定来封锁中国高科技,结果中国还是实现了中国工业4.0%;用GPS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结果中国出了个北斗;用沃尔夫条款拒绝与中国航天合作,结果中国独立搞出来了中国空间站。在经过这样的恩恩怨怨之后,中国就与美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战略对手。

  特朗普此次推行的关税政策,从表面看,似乎是针对全球的,但是如果仔细看,还是为了破坏中国产业链生态而布的局。在关税政策上除了对中国征了较高的关税之外,对中国周边的地区以及和中国有产业链联系的地区,也都被加征了较高的关税。在中美第一次贸易战的时候,中国将一部分产能转移到了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从而破解了困局。这次特朗普考虑得非常周全,凡是中国有可能进行产业转移的地方,也都加了重关税,以彻底围堵中国。

  不过,这次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除了进行坚决的关税反制以外,还通过扩大内需、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链布局等,以降低关税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同时,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是轻易可以取代的,美国的关税政策必将对其自身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诸多负面效应。

  在这场以关税为武器,以贸易战为名义的中美博弈中,特朗普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差不多已经打完了手中的牌,而中国作为被动应战的一方,保持了不惹事、不怕事的处世风格。中国对来势汹汹的特朗普关税大棒,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实际上我们还保留了一些牌没有打,以便给特朗普一个迷途知返的机会。比如《财经快讯》4月8日援引资深媒体人牛弹琴的说法,为应对美升级关税措施,至少还有六大招可备用:大幅加征美大豆等农产品关税;禁止美禽肉输华;暂停中美芬太尼合作;禁止进口美国电影;服贸领域反制措施;调查美企在华知识产权获益情况。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热点聚焦组图